Q11

讓設計點子走進市場!大漢家具攜手銘傳大學設計系打造產學共創新典範

台灣家具市場長年由進口品牌主導設計語彙,本土創意與人才並未缺席,而是缺乏被看見、被實現的機會。大漢家具看見了這個斷層,攜手銘傳大學設計系學生,展開跨世代的產學合作。從題目設定到實作打樣,將在地年輕設計者的創意,一步步帶進真實市場現場。

透過實際資源挹注與理念交流,雙方共創出人寵共居家具,讓設計走出教室與校園,真正進入一般消費者的日常選擇,也為市場帶來更多元化的風格,展現 Z 世代獨特的市場洞察與設計思維。

當產學間的橋樑,讓設計走出教室進入市場

台灣的設計教育與產業實作之間,多年來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。學生天馬行空的點子,往往止步於製造與市場現實。耕耘在地數十年的大漢家具,長期以企業經營與產品設計為核心落實永續理念。這回更主動提出挑戰,以「人寵共享」為設計主題,並以長年推廣的無甲醛板材作為材料規範,在功能、結構與美感之間尋求兼容與突破。

不同於一般以品牌為主體的合作模式,大漢家具刻意放下主導權,以協力者角色進入學生的創作脈絡。大漢家具總經理蕭翊弘分享,品牌設計同仁會和學生一起討論結構和五金零件的運用,以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。「比如有學生設計了超大尺寸的茶几,我們會提供建議,如何在設計上兼顧使用者空間的實際限制。」

來自實務經驗的回饋,讓作品更貼近生活情境,無形中也幫助學生了解產業真實運作邏輯,補足設計教育中常被忽略的「接軌市場」能力。而大漢也期待這次合作有機會成為長期人才孵育的開端,期待這些學生未來有機會成為品牌內部的新血,甚至是台灣家具設計風格的開創者。

跨世代對話:涵納學生創意,觸發品牌靈感

當然,啟發並非單向。對於在業界深耕多年的大漢團隊而言,學生的創意打破了慣性視角。「學生會提出我們沒想到的材料應用,甚至結合 AI 或其他互動科技,這對我們是很大的刺激。」

這也讓大漢開始思考,如何將這些靈感延伸至品牌既有產品線,或促成內部開發流程的再進化。當企業願意對年輕世代保持開放,就多了一份對未來市場變化的敏銳感。

大漢家具行銷總監黃博煜與銘傳大學設計系學生分享產業脈絡,幫助學生們理解如何將天馬行空的點子,轉化為符合市場需求的實際產品。

永續,也包含了文化延續

作為永續企業,大漢多年來致力推動無毒健康的材料選用、更減輕環境負擔的設計流程。而這次的產學合作,帶出了大漢家具對於「永續」的進一步思考,讓人才與文化的延續,蓄積專屬台灣在地的創作能量。

 

感謝台灣經濟新聞網報導

Messenger icon